(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张素)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发布两份司法文件,以期进一步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活动。
此次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座谈会纪要》(下称《纪要》)共23条,围绕“罪名适用”“主观故意认定”“下游行为的处理”“劳务人员的责任认定”“涉案海砂价格的认定”“涉案船舶、财物的处置”等作出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共17条,提出“规范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设置”等举措。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二级大检察官万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研究起草《纪要》旨在统一执法司法尺度,实现依法精准打击。他提到这份司法文件突出全链条打击,比如,《纪要》明确对于过驳和运输海砂的船主或者船长明显违背航海常规操作或者存在显著异常行为,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情形,可以认定其具有犯罪故意。
万春介绍说,《指导意见》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果,将“进一步探索事前类案研判、事中个案指导、事后监督纠错的全过程监督模式”。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李相波在会上通报,2018年至2022年,人民法院共依法审结涉海砂刑事案件近800件,判处罪犯1700余人。他说,法院加大罚金刑适用力度,对判决有罪的被告人绝大多数都依法并处或者单处了罚金,判处罚金数额总计近2亿元人民币。
此外,最高检和中国海警局联合发布5件办理海上非法采砂相关犯罪典型案例,涉及涉案海砂价格的认定、以疏浚工程为幌子盗采海砂出售牟利的行为定性等法律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