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名单,安庆法院4个法庭榜上有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表彰先进、激励队伍,进一步推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省高院决定命名39 个人民法庭为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
近年来,安庆中院将人民法庭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握“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本质,结合本地实际,经过调查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全市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统筹建设一批“队伍素质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基础保障好、干群反应好”的“五好法庭”,涌现出“六尺巷调解法”“天平调解”等法庭品牌,孔城法庭“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市多名法庭干警获全国办案标兵、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相关经验案例得到全国主流媒体报道。
高站位统筹谋划,制定“路线图”。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法庭现状。自2021年始,安庆中院主要领导多次到基层法庭调研,以全面了解法庭设施、执法办案、诉源治理、司法为民等现状,并阐明基层法庭建设意义、目标,就工作责任和工作统筹提出要求。二是出台专门意见(标准),安排“五好”法庭建设。先后讨论形成《安庆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要领》《全市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纲要(2022—2024 年)》,确定了建设基本要求——队伍素质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基础保障好、干群反应好——“五好法庭”。2022年又讨论印发了《重点法庭建设标准指引(安庆法院)》,对每个“好”,再有分项结合,简明、清晰。三是分期分批推进。根据全市39个人民法庭实际,确定“16+3”法庭作为第一期建设重点,再分批推进,以先期重点法庭建设带动全体建设。多次召开全市人民法庭建设专会,汇报、交流。安排专门载体——“基层法庭建设通讯”,及时通报建设成绩、不足。
多维度全面推进,打好 “组合拳”。安庆中院把握人民法庭在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特有作用,精准施策,推动人民法庭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作为“一把手工程”。两级法院由一把手院长任基层法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对建设工作事项排期安排,加强统筹调度,保障工作落实。二是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党委领导基层治理工作大格局,带动全体预防化解纠纷,对“八类案件”调解前置,促进诉前调>70%,诉前调成功率>70%。注重重视法治教育和有效治理,让万人成讼率下降至合理区间,注重共同建设无讼村居。三是多元多式作用。法院发挥“大角色”作用,定期召集片区派出所、司法所、镇村等联席讨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搞好大平安建设。建立一批村社法庭联系点、法官工作站,融入县乡矛盾调处中心运行,开展巡回审判、上门审判,形成基层司法便民新生态。四是实质化解矛盾纠纷。牵动法庭诉中通过调解、加大调查研究、裁判文书说理化解纠纷。诉后及时高效答疑、释法说理。贯彻《信访工作条例》,更新“办信访”理念,有信必复,啃下涉诉访硬骨头,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
分类型强化指导,助力“创品牌”。促进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指导人民法庭结合当地情况,找准服务基层治理切入点,见成效,出品牌。一是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桐城法院人民法庭总结六尺巷“礼”“让”优秀文化,创新实践“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打造“1+2+X”解纷模式,从源头化解矛盾,力促案结事了人和,获评“安徽省第二届十大法治事件”“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二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按照本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构建“江山湖市•宜城五环”全市特色的环资审判体系。推动迎江广圩法庭跨市集中管辖环资案件,县区法院实现本地环资案件由指定的基层法庭集中审理,守护“宜城绿水青山净水”,促进基层法庭建设。三是与本地经济社会实际结合。岳西法院经开区法庭结合该园区经济发展,建立青年干警联系企业制度,施行联调共治,优化营商环境,一审涉企纠纷同比降幅超68.44%。望江法院、宿松法院人民法庭创设“三孝调解法”“天平调解法”,实现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来 源| 安徽高院、研究室
编 辑| 储海霞
责 编| 闫辰旭
监 审| 刘捍华
主办单位|岳西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