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基于13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分析》,根据对北京等13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分析,提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巨大改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研究——基于13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分析》主要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学龄儿童健康行为”研究模型,根据北京等13个省份的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日常生活环境对青少年健康的相关行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同时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伴关系、社区资本、网络多维度分析促进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保护性因素和损害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
课题组在北京、黑龙江、内蒙古、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海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13个省份开展了问卷调查。所收集的15000名中小学生参与《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的主要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认为可以轻易地与双亲中至少一位讨论困扰自己问题的学生比例位于倒数第6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认为可以轻易地同双亲中至少一位讨论切实困扰自己问题的比例较高的国家基本上是欧洲传统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而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比例较低,处于中间或平均水平以下。这说明越是传统的国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孩子与父母沟通程度较高,而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中的国家,或是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例如英法德美意,这种比例则较低。中国处于倒数第6位,说明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家庭关系正在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人的婚恋观发生很大变化,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房价飞涨,人们的结婚和生育欲望降低,出现了逐年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的现象,家庭的稳定性受到冲击,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