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业界 > 详情
速讯:万千创意陶溪川

经济日报   2025-11-08 07:24:38

下午4点,阳光斜斜地切过红砖烟囱,将老厂房染成蜜色。此时,江西省景德镇市陶溪川创意集市渐渐热闹起来。作为景德镇规模最大的文创集市,这里每周五以及周末的晚上,近500个手作摊位如期而至,向各地游客展示日用好器、摆件陈设、潮流饰品等各类创意陶瓷手工艺品。

广场上,巷子里,一排排遮阳伞连成一片温暖的岛屿。伞下的每个小小的摊位,都是年轻摊主们无比珍贵的展示舞台。他们打开行李箱,从中拿出瓷器,一层层剥去打包纸,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件码放在桌子上。瓷器相碰,发出此起彼伏的声响,脆如银铃,连绵不绝。

当其他摊主还在紧锣密鼓地收拾摊位的时候,苏曼婷的小摊已被人群围成了半圆状。她的摊位是周围最早开张的一家。在现场,游客们对陶瓷釉面上的手绘图案赞不绝口:“可爱到爆炸!怎么每个都这么萌?”苏曼婷笑着回应:“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哦!”


(相关资料图)

这是苏曼婷创业的第三个年头。她常从家中宠物的日常趣事中捕捉灵感,将其以卡通画风绘制在瓷器上。“花田里的小兔子”“啃苹果的小狗”“南瓜头的小猫”……陶瓷上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们,不仅赢得了很多客户的喜爱,也让她逐渐确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个行李箱,一团打包纸,一个置物架……不用多大的投入,你就能见到那么多的客户,听取那么多的意见。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是线上卖货替代不了的。”苏曼婷感慨。

夜色渐浓,昏黄的灯光愈显温暖,集市被笼罩在独特的光晕里,惊艳着每一位过往的行人。

“看看喜欢什么?”“不买也可以看一下哦!”“练摊”的很多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生。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从学习迈向实践的过程。从“看摊”到“练摊”,再到未来创立自己的工作室,是许多创客共同的成长路径。

在这里,集市提供的不仅是作品销路,更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遇到风格相近的,他们会聊销售经营感受;遇到风格相异的,则会聊创作灵感。

为什么这里的瓷器极具创意?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品牌中心副主任康淑莹说,陶溪川创意集市设置了筛选机制,摊主需要先上传自己的个人作品,经过策展方审核之后才有资格摆摊。

在一个摊位上,以黑红为主色调的陶瓷创意产品格外吸引人眼球。摊主曾俊坤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他创办的灵由工作室以“灵魂与自由”为核心理念,在设计上将现代与传统结合,作品从不重复,完全随性而为。他希望能将每一个陶瓷打造成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魔法容器”。

“我的风格比较小众,所以更愿意参加线下集市,不需要过度的营销,产品自己会说话。”曾俊坤说,线下集市可以让他更好地为顾客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从而强化创作者、作品与客户之间的情感联结。

位于集市核心区域的新厂西路,总长不过几百米,曾在这里摆过摊的创业者超过3.1万人,他们平均年龄仅28岁。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刚好说,作为景德镇为大学生及青年创客量身打造的双创孵化平台,陶溪川创意集市以“青春赋能陶瓷创新”为主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来此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开启创业实践。“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补齐短板、快速成长。”

晚上10点半的陶溪川,夜如凝露,地面微湿。摊主们将未售出的瓷器小心翼翼地放回行李箱,游客们彼此分享着满载而归的喜悦,向四周渐渐散去。经过一晚上陶瓷的清响与人群的喧嚣,陶溪川重归宁静。(作者:史梦浩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