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今年以来,甘肃省静宁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推进乡村环境由“局部美”向“全域美”转变,由“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
静宁县美丽乡村一瞥(杨晶晶 摄)
优化项目,描绘乡村“新画卷”。静宁县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文化产业,开发打造旅游产品、“小而精”农业示范园、采摘果园及乡村旅游配套服务业,使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链。加速发展乡村旅游业和康养服务业,鼓励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特色种养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
移风易俗,移出乡村“新风貌”。按照“区域一体、城乡共治”的原则,探索建立村民“大管家”、民情会客厅、村民说事点和村民说事长廊等符合新时期农民特点的工作载体,全县333个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结合村情民意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推行婚嫁彩礼登记备案、婚姻登记彩礼报备、婚事承诺等制度,提高群众思想认识,转变婚嫁观念,使“小规章”成为“硬杠杠”“软任务”变为“硬约束”。
“红马甲”志愿队助农增收(杨晶晶 摄)
拓展载体,打造乡村“新平台”。加大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力度,加强乡村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建成八里镇民俗文化村、界石铺镇高堡村史馆、曹务镇民俗记忆博物馆、深沟乡孙家沟村史馆、贾河家风家训馆、曹务文屲民俗馆、九龙山民俗产业园等文化传播平台,让新村建起来、乡愁留下来,使更多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记住乡愁、向往美好、感恩生活”,提升群众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
选树典范,推动乡村“新标杆”。着眼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命名表彰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160个,评选表彰县级“最美家庭”35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环境整治、爱心结对等活动,让“志愿红”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风景线。(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