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滚动 > 详情
青岛|一个用“散步式旅行”的城市~

旅行与美食攻略   2023-07-10 20:10:26

青岛回来后,特别想分享一篇关于青岛的旅游攻略,可是当我提笔时却发现,似乎又没有什么好写的,因为来这座城市旅游,根本不需要什么攻略,只要随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状态,把那些知名的地标走上一遭就可以了。

虽不是第一次去青岛,但却是第一次冬游青岛,做出这样的选择,全因为青岛小哥Dylan的一条短信,他说冬天的青岛最有味道,于是两天后我便出现在了这座城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首先说下冬游青岛的旅行感受,人不多,温度微凉且干燥,体感舒适,清冽的空气忍不住会多吸上几口。据Dylan介绍,青岛的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不是很热,反倒是秋老虎会热,算得上是北方城市中气候较好的一个。

在这座超级适合“散步式”旅行的城市里,沿着坡路走走出点微汗,竟是那么的舒适。 每天设定一个目的地,然后开始漫无目的闲逛,便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累了找个咖啡馆坐坐,饿了找个馆子吃上一顿,然后继续前行。 总之,在青岛就是能找到那么一种漫无目的的闲适感。

这篇关于青岛的攻略,不如跟着我的镜头去感受吧。

DAY/

01

从火车站开始散步游

路线:青岛火车站 上街里·银鱼巷 德国警察署旧址 栈桥 圣弥厄尔教堂 观海山公园 信号山公园 知遇餐厅

出发前,Dylan给我做了一整套旅行计划,还用PPT的形式呈现出来,看到时感动坏了,道谢后,他说:“ 好客山东欢迎您 ”,这句话回复得实在应景。于是,我们的第一站便从 「青岛站」 开始了。

青岛火车站已经基本修缮完毕,还有一栋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等待拆除,据说拆除后出了火车站就能看海了。古老的车站与城市地铁相连,正对面的一栋黄色老建筑,会让我想起在西澳的弗里曼特尔曾经见过的一栋建筑。

火车站旁的一条老街被改造成了复古街区,名叫 「上街里·银鱼巷」 ,耐不住性子的咖啡馆和复古小店已早早入驻,不少的文艺青年嗅到了这里时尚的气息,开始了他们的打卡之旅。

整个街区里最具看头的是青岛特色的传统里院建筑,据说黄岛主童年在青岛就住的是这样的房子。

离开上街里继续前行,一栋小楼出现在眼前,这里曾是 「德国警察署旧址」 ,如今成为了青岛市公安局。友人看着它对我说,这或许是国内最具风情的公安局建筑了吧。

沿着街巷随意闲逛,总会不经意的和海相遇。如果你问我青岛哪个景点最具人气,我想莫过于 「栈桥」 了,因为这里永远不缺游客,攒动的人头总能将桥面掩盖。

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们在青岛落了脚,可它们一点也不怕人,这大概和青岛市民太过热情有关。朋友说,每年海鸥来越冬时,青岛人见面打招呼的话术都变成了: “去喂海鸥了吗?”

海边的人群将海岸线淹没,就这都无法遮挡密麻飞舞的海鸥,人们向它抛洒着面包、饼干、馒头、油条等食物,我甚至一度开始怀疑,难道海鸥们也爱上了吃碳水吗?它们还记得海鲜的味道吗?据说每年到了五月,海鸥们才会陆续离去。

穿过栈桥旁的地下通道,烧烤大鱿鱼的香气弥漫开来,尽管刚吃饱,滋啦啦的油爆声还是让人垂涎不止。

没走多远便来到了 「圣弥厄尔教堂」 ,作为青岛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它的出现让人仿佛游历于欧洲的某座城市,要不是教堂围栏上一排鲜明的宣传标语牌让我出戏,我就真的信了。

从圣弥厄尔教堂前往观海山公园的路上,视线会情不自禁的被城市的生活细节所吸引,可能是暖阳中地面反着光的坡路,也可能是极具标志性的路名,又或者是窥视你行踪的猫咪。能捕捉到那么多城市的细节,这趟旅行的美好就自然也就拥有了。

抵达 「观海山公园」 时,夕阳来的正好,霞光穿过公园的植被让这里充满了一点旧时光的年代感,遛着狗的大叔带搭不理的散着步,观景台上的小哥用无人机记录着座城的瞬间,而Dylan从包里掏出刚在超市里买的白花蛇草水,说这可是青岛“最有味道”的饮品,一口下肚,这样的景色和味道,也成了我对这座城市的一种印迹。

或许是因为观海山公园的景色没有信号山那么开阔,因此这里的人不多。但这里可以看到与红屋顶融为一体的圣弥厄尔教堂以及信号山,倒也是一种别样的视角。

趁着夕阳结束前,三步并作两步的赶往了 「信号山」 ,此时游客陆续而至,有组团来的学生,有约会的情侣,也有我这种扛着大炮来拍照的“老法师”,好在人数不太多,站在观景台上可以慢慢享受时光的流逝。

青岛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下面图片中的这个岛屿形似一把琴,因此琴岛的谐音变成了如今青岛。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沿着信号山的小路环绕一周看看不同角度的城市画面,即使是苍松翠柏遮掩的缝隙,也会呈现冬日特有的美感。

冬日的夜晚街上人烟稀疏,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灯火阑珊的餐馆之中,这是一天最惬意的时光,几道小菜,一顿小酒,就是这座城市最质朴的生活画面。

离开信号山后,沿着起伏的道路步行十来分钟,Dylan带我来到一家吃海螺面的餐馆,名字叫做 「知遇餐厅」 。隔壁灯火通明的欧风高档会所,让这个小餐厅显得特别不起眼,从外向里望去,三四张桌子就把店撑满了,而里面已是宾客满堂。

无论是炒海肠或是黄瓜螺肉,都无法抵挡一碗海螺面的鲜美,尽管旅行回来已有三周,但每次看到图片,嘴角都会泛起海味儿甜香的幸福感,看着是那么简单,味道却是那么浓厚。

DAY/

02

感受城市生活细节的一天

路线:天后宫 江苏路基督教堂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 恒山路 龙江路 大学路 年代咖啡馆 小鱼山 海乐海鲜家常菜 八大关 比利时领事馆旧址 海滨栈道

万万没想到,青岛也有妈祖庙,这让我颇感意外。所以,第二天的行程就从 「天后宫」 开始了。

据说青岛老人口中有句老话:“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天后宫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院内两株同样树龄的银杏树就是时光的见证。据说妈祖北传,首入便是青岛,这也让青岛人的记忆中多了一道守护神的光辉。

从天后宫前往总督楼的路上,你会不经意的便和 「江苏路基督教堂」 相遇。在我眼中,它才算得上是青岛的标志建筑。因为整个建筑的绿顶(应该是铜氧化后的色彩)在城市的很多角度都能看到,并极具符号性的成为一道风景。

这一路上,也会和很多青岛式的小浪漫相遇。或是一栋明快的建筑,或是正在徒手绘画的大姐。总之,穿街走巷的精妙之处,就是可以观察这个城市的生活。

抵达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 后,对这栋建筑是有些失望的,这大概和它经历了太多的时代变迁,又经历过太多的人对它的装饰和修缮,让整栋建筑和院落的审美不太和谐,尽管它的确算的上是青岛重要的标志之一,但看起来总是有那么点不伦不类的感觉,我甚至觉得它拥有了上世纪老派国营企业的味道。

觉得不对自己的胃口,火速离开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回到了起起伏伏的城区街道上,这才找回了旅行的美好感。

一路向小鱼山散步而去,会经过 「恒山路、龙江路、大学路」 ,这是一条特别适合文艺青年去走走的街道,尽管我算不上文艺范儿,但似乎自己在这些街区溜达溜达之后,貌似也沾染上一些文艺气息。

喜欢恒山路的幽静,小路不长却很有味道,途中有个卖相不错的咖啡馆。龙江路口的老房子应该也是家咖啡馆,它让我想起东京的一家百年建筑里的咖啡馆,因为独特的风貌成为许多人的打卡地。

还没到大学路网红墙时,已经能感觉到人逐渐变多,Dylan劝我也上去拍一张,害羞的我有些扭捏作态,不过在他的督促下,还是赶在姑娘们拍照的间隙,留下自己的身影。

七拐八拐就来到了小鱼山,正好爬坡走路累了,看到入口处一家 「年代咖啡馆」 ,便进去喝了一杯小憩一下。

如同它的名字,整个咖啡馆的装修风格带些怀旧的感觉。老板娘是个画着精致妆容的女士,虽然已有岁月的痕迹,但气质这块被她拿捏的死死的。小店经营了二十几年,搬过一次家,如今店里收养了一只喜欢霸占地盘的流浪猫。如果你愿意聊天的话,老板娘是个健谈的人。

总的来说,我喜欢 「小鱼山」 并不是因为它是古典风格的园林公园,也不是因为它能俯瞰栈桥、琴岛等海景。而是贪恋山上种植的松树,在我的眼中,青岛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大片大片的海滨松树,看起来有种自带傲骨的浪漫风情。

逛完这一圈已是一点多,打电话去 「海乐海鲜家常菜」 确认了开门,便兴冲冲的赶去吃了顿午饭。在青岛,正月十五前的很多餐馆是不营业的,这风格像极了北方的大多数城市,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会给自己安排一个妥帖的假期,作为游客来说,就餐前最好打个电话,否则很容易吃到闭门羹。

在青岛吃海鲜感觉特别有性价比,如此一顿猛吃结账时也只有185元。青岛本地的生蚝,血蛤,白菜炒虾,石花菜,以及浓浓麦芽香的鲜啤,这就是青岛人日常的标配。

饱餐后的下午时光,就全部留给了 「八大关」 。穿行在海滨和幽静街区之间,有种探秘的愉悦感。

众所周知,八大关的名称源于以长城的八个关口命名的八条马路,这里集中了俄、英、法、德等20个多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然而相对于这里的建筑,我更爱街区的氛围和海滨上喜怒哀乐的人们,因为这些真实且生动的画面,让建筑反而成了烘托气氛的道具。

如我之前所说,青岛对我来说最不能抵抗的就是这些蜿蜒曲折的松树,它们的姿态充满了生机。在这些树下,发生过多少美好的往事,我想只有树知道。而这些松树,又会让我回忆起济州岛上的海滨之旅,在不远的海峡两岸,相似的风土是有原因的。

八大关附近的海岸线拥有我喜欢的散步道,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挥舞泡泡机的欢乐小情侣,也会遇见拖着婚纱泪奔的新娘,还会看到小伙子们朝着大海丢着水漂。刚从海中打上海胆的大爷兜售着它的“战利品”,撬开一个吃上一口,真的甜。

在街两侧的欧式小楼里隐藏温泉酒店、餐厅、咖啡馆等商业体,走累了找个可以坐坐地方,感受下青岛的慢时光。在比利时领事馆旧址的The Sablon咖啡馆中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聊天的、办公的、放空的人打发着各自的时间,一杯拿铁,一杯比利时啤酒,加上布鲁塞尔华夫饼和比利时薯条,给我的徒步旅行留出了一些发呆的空隙。

十几年前遇到过一个广东女孩,她对青岛有着无比的迷恋,我至今还记得她在给我描述青岛慢时光时的样子,而她用一本本画册,手绘记录了许许多多老城区的时光。

如果你在八大关好好走上一遭,你会发现在这里浪费时光是多么的值得和充实,似乎人生就该有几天这样的日子。 而那些逆光中大海的样子,就像许久没念的诗歌,充满了新意且回味无穷。

沿着海滨栈道一路走向新的城区,岩石和玻璃幕墙陆续的进入眼帘,这里或许是感受青岛“ 山海城 ”特色的最佳地方。等待夜幕降临的摄影师已架好了机位,沉浸在遛娃状态中的父子还在赶海,走在沙滩上的好友在巨大的城市面前显得那么渺小,而这些细节都被装进了我的镜头里。

山东人的热情还体现在餐桌上。入夜后的 「船歌·宴饺子」 馆里,Dylan选了几道常吃的菜和饺子,带来了山东特色的琅琊台和我小酌,尽管我是个好酒之徒,但面对70度的原酒,也真的是喝不了几盅,略带困意,酣然睡去。

DAY/

03

艺术质感的一天

路线:西海美术馆 momoko纹身餐厅 广西路街区 良友书坊 肥三炒鸡

「西海美术馆」 会成为青岛下一个网红地标吗?Dylan带我参观的这家远离市区的美术馆,算是一个惊喜的发现。美术馆与中央美院青岛分院相连,目测也即将造好,据说这里将会被打造成一个沿海的艺术半岛。

建筑的墙面采用了大量的反光材料墙面,形式感会让我想起在东京看的北斋美术馆,参观后觉得整体氛围感一点不输国外的知名美术馆,虽然还有些细节可以调整,总体感觉这里未来可期。除了一些固定展品外,目前正在举办美国艺术家Man Ray(曼·雷)的展出。

离开了西海美术馆,驱车赶往 「广西路」 ,这条路是我打车时偶然所得。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双慧眼,可以敏锐的捕捉到能够吸引我的东西,尤其是那些有些设计感,有些小心思的地方,而这条广西路上就汇集了餐厅、酒吧、咖啡馆、黑胶唱片店、古着店、纹身店等等。

抵达广西路已是午后时分,被一家名叫 「MOMOKO」 的小店所吸引,从外看不知道这是一家怎样的店铺,走进去发现竟是一家可以纹身的餐厅,能做这样结合的人应该是个有趣的老板吧。

餐厅的装修带一点点的复古欧风,又融合了一些工业质感,然后用很多卡通玩偶做陈列和点缀,当室外的光影渗透到室内时,那种漫反射的光线颇有点浪漫感。餐厅主打西式菜品,融合了韩餐和东南亚的感觉,吃起来有点意思。

饭后百步走的最佳方式就是开始扫街,继续看看这条街上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然后那些老建筑、唱片店、古着店接踵而至,花点时间慢慢的逛起来即可。

走到广西路和莒县路时,感觉到一家名叫 「良友书坊」 的店在召唤着我进去喝上一杯。这家主打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化风格的书店,一楼是家咖啡馆及艺术展厅,正在展览《良友》画报的封面,并介绍其发展历程。四楼是木质房顶的老建筑,有很多客人坐在上面看书、学习、喝咖啡。本以为这种风格会开在上海的店铺没想到竟然在青岛开花结果。

最后一顿晚饭我们留给了临沂美食 「肥西炒鸡」 。这个蹲坐在圆桌前吃饭的方式,充满了乡村风格,在矫情了几天后,用接地气的美食收尾是对旅行的一种尊重,当然我的胃口也的确需要一顿扎实的饭菜来填补了,同时也不能少了当地的崂山可乐,味儿更重,气儿更足。

DAY/

04

最后半天 去喝杯咖啡

路线:威斯汀酒店 德国风情街 领地山海会(馆陶路店)

这次旅行我选择住在 「中铁青岛威斯汀酒店」 ,其一是因为靠近老城区,出入方便;其二是因为性价比蛮高的,对于整天在外漫步游荡的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必须要夸一下酒店的早餐,是我最近住过酒店中吃的最舒坦的一家,选择丰富,而且很多食物极具当地特色,对于我这个碳水控,真的是爱了~

早餐后直接前往了 「馆陶路的德国风情街」 ,虽然整条街的风格已经很“国产化了”,但从部分建筑的风格上还是能感受到浓浓的年代感。

在这条街上有一家 「领地山海会」 咖啡馆,开在 「三菱洋行旧址」 当中。走进古建筑的大门,右手边便是咖啡馆,开放式的大堂空间,有着个Art Deco的艺术风格,简约却充满艺术感。窗口摆放着老式咖啡机的模型,与整个氛围非常贴切,绝对是既复古又时尚。

餐饮的出品也很棒,咖啡不错,甜品的卖相也很可人。在这里痛痛快快地吃喝了一顿后便前往机场。

写在最后: 要不是Dylan和我说冬天的青岛最具风情,我想我是不会选择这个时间前往的。 如果你现在问我:“为什么会冬天去青岛?”,我心中的答案是:“因为拍出来的每张照片都像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