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流淌
(资料图片)
在黄龙山脉与吕梁山脉夹持下
争鸣着涌入秦晋峡谷
用怒涛洪波撞开了这一幕千古奇观
壶口瀑布
站在壶口瀑布岸边
近距离观赏主瀑布景观
瀑布如巨壶倾泻,声如奔雷
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像奔腾咆哮的万匹野马破云而来
又像神话中仙女披着银纱
在斜阳的照耀下
光彩夺目
激起的水雾迎面扑来
给游客加了一份震撼
沿岸向南逡巡百余米
是90版50元人民币取景地
滔滔不绝的瀑水
从山崖倾泻而下
像一匹银缎,珠玉串联
风一吹,如烟似雾
跌入河槽
返回到更高一级观景台
主瀑布和侧瀑布群壮美景观尽收眼底
明艳彩虹,随微风摆动
瀑布势如蛟龙临渊、万马齐奔
涌入十里河槽
数种角度,或远或近
尽览瀑布美景
/ 动感光影 探秘黄河人文风光/
来到陕西壶口景区,一定要打卡壶口·弧幕影院。
影片《黄河之水天上来》,展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与人文,讲述了黄河,这条中国北部大河,从发源地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流经9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的人文风光。
黄河历史人文知识丰富,自然风光深刻独特,寓教于乐,使游客从观影中,学习了解黄河文化必看的一组影片。
/ 古渡口文明 河船文化发源地 /
距离壶口瀑布5公里的地方是圪针滩古渡口小镇,这里古渡口文明、古商贸文化、古建筑文明交错呈现。
明清时代是黄河航运的鼎盛时期,因受壶口瀑布天险所阻,而使“往来舟楫一时穷”。
因此在壶口下游的圪针滩形成了,繁华的古码头、渡口和集镇,成了“东西要道,南北通衢”,最多时每天停泊船只千余条,也出现了罕见的绵延数里路的“旱地行船”人文景观。
圪针滩古渡口遗址,是壶口河船文化的历史见证。
如今,重新建成原始村落肌理高低错落布局的陕北特色窑洞建筑的民宿院落,再现明清繁华,每到晚上,这里凉风徐徐,锣鼓喧天,带着朋友家人围着篝火扭动,抑或合桌而坐,惬意不已。
晚上,入住窑洞建筑的民宿,真真实实体验陕北窑洞冬暖夏凉,让游客对陕北窑洞建筑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是一种享受。
/ 民族之歌 时代之声 /
1938年10月31日,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圪针滩古渡口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两个多月后,再次由此渡过黄河,到达延安。
作为抗战大后方,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被这雄浑壮观的景象,高亢昂扬的船夫号子所震撼,创造出一首民族之歌《黄河大合唱》,革命战士在这里,感染黄河慷慨之气,赢得胜利。
如今,我们将这首民族之歌重新演绎,激昂的歌声,和着黄河的滔滔水声,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中华儿女不屈的奋斗精神,激发儿童的浓浓爱国情,鼓励大家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牢记革命历史,不忘先辈们保家卫国之志。
/ 卧镇狂流 孟门山 /
孟门山位于黄河壶口瀑布以南约5km处的河道中心,是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两处呈一字形排列的河心岛地貌,又称为离堆山。黄河之水由十里龙槽泻出后,水流分散,动能减低,冲力变弱,形成河心岛。
孟门岛上方的山形,犹如仰天而躺的女性面庞,据说是大禹妻子盼夫所化,岛上脚踩神兽的大禹雕像凝神相望河岸上方的睡女峰,诉说着千年前的绝美爱情传说。
其南面石岸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
千百年来它静卧黄河中流,远眺似舟,近观似丘,俯视如门。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
/ 史前文明 龙王辿遗址 /
在壶口瀑布上游几百米处,留有一处龙王辿旧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内有20多处用火遗迹,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具有典型的中国华北细石器工业传统的特征。
该遗址对研究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等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此深厚庞博的文化体系,在陕西壶口瀑布景区一一得到展现。
我们的母亲河
一路欢歌
一路养育着中华儿女
流过三秦大地
在这里
尽情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