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业界 > 详情
连年亏损、2022年毛利率下滑,百望云冲刺港交所IPO前途何方?-全球观点

贝多财经   2023-07-02 09:54:35

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财经

中国财税数字化市场究竟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相关资料图)

作为中国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排名第一的百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望云”),似乎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给出答案。

6月28日,百望云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此前,百望云曾于2021年1月7日与中信建投证券就筹备A股上市订立辅导协议。但鉴于整体A股审批流程,后于2021年9月暂停上市辅导。

现下看来,其对IPO显然志在必得,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那么,透过此次IPO,百望云到底有哪些症结待解答?又能否顺利上市呢?

一、三年接连亏损,百望云离扭亏为盈还有多远?

目前,百望云拥有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及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

2020-2022年(简称“报告期”),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1.24亿元、1.57亿元和1.58亿元,所占总营收比重由2020年的42.7%降至2022年的30.1%;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0.63亿元、1.79亿元和2.6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同期的21.6%大幅提升至50.1%。

可见,百望云收入的增长还是较为强劲的,也主要是由于数据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收入大幅增长下带动而来。

不过,百望云的毛利率并不稳定,从2020年的46.1%提升1.5个百分点至2021年的47.6%,而后于2022年又大幅降至40.8%,减少了6.8个百分点。这也是百望云招股书中下行较为厉害值得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

在全年收入增长,毛利率有所下降的境遇下,百望云总的销售成本也一路飙升,2022年其全年销售成本达到了3.11亿元。

在3.11亿元销售成本中,转介费(数字精准营销服务向营销代理支付的费用)占比最大,为1.54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140.63%。

相比2021年,百望云2022年总的销售成本增长了30.67%,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刚刚提及的其毛利率下降如此严重的原因了。

销售成本的巨大增长带来的效益并不明显,所以,百望云目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其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0.42亿元、0.17亿元和0.7亿元,亏损面有所扩大。

纵观近三年百望云的业绩表现,并没有突出的亮点。营收明显增长,但是销售成本也在持续增加;毛利率严重下行,净亏损仍然扩大,距离扭亏为盈依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二、巨头青睐,难解现金流下行难题

2015年成立的百望云,可以说备受资本青睐。

成立当年,百望云就完成了天使轮融资,随后,几乎每2-3年,就会有新的融资消息传出。天眼查数据显示,其最近一轮融资是2021年06月5亿元的IPO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百望云背后的资本,实力均不容小觑。

贝多财经注意到,百望云的背后,除了有深创投、大众公用和上海国资委等明星资本“撑腰”,还获得了包括阿里巴巴、复星国际在内的投资界巨头的青睐。其中,百望云2019年的A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2021年的C轮融资则由复星星元创新资本领投。

另外,阿里巴巴和复星目前均持有百望云的股份。招股书显示,本次IPO前,陈杰持股27.10%,为其第一控股股东;阿里巴巴持股11.87%,为百望云第二大股东;复星则为第六大股东,持股5.31%。

当然,从整个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的大发展环境来看,众多明星资本会押注百望云,完全在情理之中。

当前,我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正进入加速增长期,相关业务服务随之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提升经营效率并同时符合相关税务法规的需求驱动下,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按收入计由2018年的3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4%;预期于2027年达至193亿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6.7%。

正如此前的数字经济、元宇宙概念兴起,投行巨头向来不吝惜在风口行业的投入,加之百望云有着6.6%的市场份额,具备一定的扩张优势,受到资本乃至巨头青睐,也并不意外。

从以上融资历程来看,百望云显然是不差钱的。

不过,从其招股书中披露的现金流指标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

招股书数据显示,百望云近三年的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皆为负,分别为-0.8亿元、-0.14亿元及-0.64亿元,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也如此,分别为-2.09亿元、-1.9亿元和-1.89亿元。

两项指标综合影响下,百望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从2021年12月31日的5.05亿元下降53.07%,至2022年末的2.37亿元。

熟悉财务报表的人都知道,像百望云这样在国内云端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排名第一的企业,2.37亿元的现金储备可以说仅够维持当前规模经营活动,想要给企业提供大规模战略迭代升级,显然还远远不够。

在笔者看来,此时冲击IPO,对百望云而言并非“瓜熟蒂落”,更像是“冒险一搏”,百望云能否抓住此次机遇再获资本青睐,才是更值得市场关注的。

三、旧伤未愈,新挑战已至

即使IPO成功,于百望云而言,也只能解账上的燃眉之急。长远来看,瞄准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的百望云,面临的困难还在于该赛道的“玩家”多且杂,竞争压力并不小。

如前所述,中国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的确在不断扩大,但这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当入局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会同步加剧。百望云虽然有阿里巴巴的力挺,却不得不提防其他巨头不断蚕食市场。

而且仅占据中国6.6%的财税相关交易数字化市场份额,意味着百望云在分散性极强的该赛道中渗透集中率并不高,并非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任何稍有实力的企业或许会将之视为竞争对手,但绝不会惧怕与其发生激烈的市场竞争。

譬如博已经上市的博思软件(300525.SZ)、用友网络(600588.SH)等。其中,博思软件在财税布局已久,且有多项落地案例。其在国税总局“金四改革”初期就已积极参与规划与建设,推进数电发票服务平台和乐企服务平台关键环节的研发与交付。

而用友网络更是在今年年初,联合高校、咨询机构等专业伙伴,重磅发布了23大行业税务解决方案,为不同行业的客户创造税务数智时代新价值。

再者,财税数字化市场的入行门槛较高,对研发投入有着很高的要求。过去三年,百望云研发投入逐年提升,已从2020年的1.1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44亿元,这点值得肯定。

不过,与以上同赛道的两家企业相比,百望云的研发费用仍较低。比如,2022年博思软件研发费用达3.46亿元,用友网络则更高达17.54亿元。

总而言之,虽然面临着各大竞争对手的围剿,百望云仅凭一次IPO或许还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但至少以百望云在研发费用的投入上,我们能感知到其拥抱数字科技的决心。

接下来,百望云能否顺利过会,贝多财经也将持续关注。

原文标题 : 连年亏损、2022年毛利率下滑,百望云冲刺港交所IPO前途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