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业界 > 详情
“顶流”大楼有了空中花园!“民间林长”让城市更新透绿意→_天天看热讯

上海徐汇   2023-07-06 10:56:11

对标“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目标任务,湖南街道结合“美丽家园”民生实事工程,坚持把推行民间林长制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建立老旧小区花园绿地长效管理生动实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武康大楼的露天平台变身“空中花园”

位于淮海中路、武康路、兴国路交叉路口的武康大楼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武康大楼建于1924年,由克里洋行的匈牙利籍设计师邬达克主导打样设计,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

连接武康大楼主楼与辅楼的二楼平台,解放前曾是汽车间的平顶,一度是铺设沥青的废弃空间。2019年,武康大楼经历了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保护性修缮。此次修缮,汽车间的平顶被设计成一处迷你空中花园,既可晾晒衣物,又可养花弄草。

为再现武康大楼历史厚重与生活气息完美融合,担得起“城市名片”的称呼,二层平台微更新改造经过一定的程序被提上了日程,在湖南街道及武康居委会的鼎力支持下,家住百年历史建筑的居民们集思广益,对此次改造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在武康居民区党总支引领下,依托武康片区综合管理平台,由居民代表和绿化、物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二楼平台改造项目居民议事会”就二楼平台改造项目方案进行热烈商讨。居民们围绕“露台花园如何变身成居民家门口最美阳台”主题,纷纷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比如,花卉品种的选择、花箱位置的摆放,露台花园与晾衣区要做透明隔断以免影响采光等。

针对居民们提出的露台更新细节,湖南街道和武康居民区党总支牵头绿化部门、物业公司以及专业机构,结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以及武康大楼所处的衡复风貌保护区核心区独特地理位置,评估花园的承重、浇水是否会堵住水管等关键细节,精心设计完善露台花园改造方案。

百年花园洋房里的“民间林长们”

陕西南路188弄,又名纪家花园,是一处近百年的英式风貌花园洋房群,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以独特的陡坡顶和帕拉第奥式构图窗洞而闻名。弄内每个门牌号前,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小花园,公共庭院加公共道路占地面积超3000平方米。经年累月,公共庭院堆物杂乱,草皮秃了,参天大树无人修剪,小花园成了“黑森林”。

2022年8月,结合“美丽家园”实事工程,湖南街道启动陕西南路188弄花园绿地改造工程。

改造工程前期,湖南路街道会同陕新居民区通过摸底排查、走访调研,结合居民提出的实际诉求,形成“一花园一方案”,满足个性化需求。比如,围绕屋前小花园“要不要打开围墙”,相关工作小区牵头下就开了数次听证会。有居民提议:希望参照隔壁弄堂,将花园围墙改为栏杆样式,绿意透出来。但也有质疑的声音:会不会让家中隐私外露?

听证会现场,街道、居委会各方研究绿植,协调不同方案,最终选择打开围墙,同时补种较密绿植进行视线上的遮挡,消除居民顾虑。同理,还有晾衣架、长椅位置,景观灯、信报箱样式,也在居民充分参与、良性互动中一一落定。居民的“话语权”转化为“归属感”。

眼下,19个屋前花园已完成改造17个。“花园营造了美观的物理空间和恬适的心理空间。”陕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斌欣喜于这一片的老故事有了新嚼头。

看着花园天翻地覆的改变,居委会干部们也计划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汇聚“金点子”,通过培养绿化达人、“民间林长”,开展最美花园评比等方式,动员居民常态化自治管理。年逾九旬王群英奶奶,过去很少出门,现在每天都会坐着轮椅到院子里逛一圈,老太太说,院子修得那么好,她要天天把花园照片发朋友圈,也做个热心绿化的“民间老林长”。

下一步,湖南街道将依托“弄管会”“武康汇”“金相邻”等志愿服务品牌,在物业一体化管理小区,如新乐路物业一体化管理小区,拐角街区花园绿地,如聂耳广场小花园、湖南路—兴国路花园绿地,通过培养绿化达人,动员居民主动参与自治管理,健全“民间林长”志愿服务机制,并纳入物业一体化管理体系。依托风貌区共建共治联盟,通过与区域化单位,如上音、襄阳公园等,深度挖掘区域单位、商务楼宇中有相关特长的志愿者,加入风貌街区“民间林长”志愿服务队,实现“民间林长”全覆盖,多元化。

奚亮